劉炳輝:其實,現在的孩子們很多都愛踢球,足球正是他們的興趣愛好。我們學校有一個大操場,正好利用這個機會,一是把校園足球建立起來;二是通過一個聯盟,使得南城的這些學校能聯合起來,共同推廣足球運動。
劉炳輝:盡管我們有一些足球天才,但是他們往往沒有好的環境、沒有訓練和展示的機會。我們希望提供給他們足夠的機會。所以,我們在辦聯盟的時候,唯一的困難就是經費問題。
劉炳輝:這么多年來,我們學校一直堅持1000米跑。對于身體素質、提高學生肺活量、耐力等方面,跑步是最基礎的。所以不管初中、高中,都要跑1000米。我們認為,長久地堅持下去,它就能收到效益。因為做任何事都得堅持,不管春夏秋冬,每堂體育課都跑1000米,挺不容易的。
另外,籃球、乒乓球、羽毛球等,孩子們都可以自由選擇。所以在我們的體育課上,有一部分孩子在參加羽毛球的訓練,一部分參加乒乓球的訓練;有一部分是在室外訓練,有一部分是在室內訓練。除了一些正常的體育課以外,我們想把這些課程也結合進來。還有,在日常課間操中,體育老師自己編課間操,使課間操更活潑生動。體育課程主要是為了學生的需要服務的,所以現在我們設立的這些課程學生是非常喜歡的。[詳細]
劉炳輝: 怎樣讓學校有特色?為此,我們辦了西班牙語實驗班,現在已經是第四年了,生源一批比一批好。我們選擇西班牙語,是因為南美國家成為中國發展友好合作的重要國家,而且有二十多個國家在說西班牙語,前景廣闊。目前,我們的初中部和高中部都把西班牙語納入了課程體系。
初中到高中要如何銜接?怎么形成學校自己穩定的人才呢?在2012年,我們想到,辦一所自己的小學,將來小學到初中到高中,我們培養自己的人才。所以,在2012年,我們辦了小學,今年招第三期學生了。[詳細]
劉炳輝:我們學校的四大課程:雙語、國學、書法和音樂。其中,在書法方面,我們請東城區著名的書法教育家袁強先生給小學生上課,一周一節課。一年級練硬筆書法,學會寫字、握筆的正確姿勢,學會字的間架結構,二年級開始學習軟筆。我們希望在學習了12年之后,每個孩子都能寫一手漂亮的毛筆字,把中華文化的傳統繼承下來。
在音樂方面,每個孩子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都能學會一種樂器。這樣,我們希望能夠看到,孩子們用雙語面對世界;國學讓孩子們腹有詩書;書法成為孩子們漂亮的門面;音樂調節他們的生活,為他們排憂。
劉炳輝:我認為,素質教育不是為了讓孩子們取得多好的成績,多好的分數,而是把它內化成為孩子們的品質,讓他們養成習慣。但我認為家庭教育是第一位的,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是第一位的。家長的行為規范,家長給孩子培養好的生活習慣、學習習慣,孩子們到了學校之后,再加上學校教育,這個孩子肯定能體現出人文精神。 [詳細]
劉炳輝:我們小學一年級的學生,一年完成140首詩詞的背誦。從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的課文里一共才70首,我們一年就完成140首,而且還有《弟子規》、《千字文》等。我覺得中華傳統文化在回歸,但我覺得有些人還沒重視起來。在我們學校,讓國學課程進入課時,只要不進課時的課都不好好學。
劉炳輝:學校在人文教育方面的嘗試,除了這些課程以外,我們還有話劇社、合唱團、軍樂團等。音樂的魅力能充分體現出人文精神,體育也是一樣。[詳細]
劉炳輝:我覺得作為好老師自己的修養非常重要,作為一個好老師,穿衣服、走路的姿勢、說話語言的特點,都得修養自己。
最關鍵的還是在授課和學生教育過程當中要教給孩子該做什么,不該做什么。教知識容易,教做人難,所以我覺得當老師最重要的還是要把做人放到第一位。不管文科還是理科出身,都在課程中灌輸品德教育、人文教育、人文精神教育,這樣學生不僅學習好了,做人也做好了。以前那種大家,除了學習以外,哪個不培養底子,不先把做人做好了?大家都是人品好、學識好,才華也好。[詳細]
育女心得劉炳輝:我對自己孩子的教育挺重視的。我女兒3歲半的時候開始學鋼琴,天天晚上我都陪孩子學,一直堅持學了15年。實際上,對孩子的教育要注意培養興趣,天天坐那彈鋼琴誰也不喜歡,但進入到一定程度、學會一定旋律、掌握到一定節奏之后,那就是由不愛到愛,由喜歡到熱愛,由熱愛再到提高的過程。
劉炳輝:我覺得良好的學習習慣,良好的家風,良好的學習專業的堅持,能幫助孩子掌握技能,培養習慣,孩子就知道怎么走自己的路。家庭的氛圍也很重要,父母的示范作用能影響到孩子,父母回家看書,孩子也回家看書,家長娛樂,孩子也會照著學。
素質教育不是為了讓孩子們取得多好的成績,多好的分數,而是把它內化成為孩子們的品質,讓他們養成習慣。
我們希望能夠看到,孩子們用雙語面對世界;國學讓孩子們腹有詩書;書法成為孩子們漂亮的門面;音樂調節他們的生活,為他們排憂。
人文精神的體現不能光說,還得讓它接地氣。
讓國學回歸是我們的責任,我們必須在教育實踐當中給它一定的地位,讓它確實真正地回歸。
對孩子的教育要注意培養興趣,進入到一定程度、掌握到一定節奏之后,那就是由不愛到愛,由喜歡到熱愛,由熱愛再到提高的過程。